病史采集是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重要环节,也是临床诊疗的基础工作。规范的病史采集不仅能展现考生的临床思维能力,更是确保诊断准确性的关键步骤。诺石将从问诊框架、重点内容和沟通技巧三个维度,系统介绍病史采集的标准化流程和实用技巧。
采用"OLDCARTS"问诊模型可系统覆盖所有要素:起病情况(Onset)、部位(Location)、持续时间(Duration)、特征(Character)、加重缓解因素(Aggravating/Alleviating)、伴随症状(Related Symptoms)、治疗经过(Treatment)、既往类似情况(Similar episodes)。
针对主诉展开时,注意按时间顺序梳理病情发展。先让患者自由陈述2-3分钟,再通过针对性提问补充细节。每个症状都要明确:开始时间、演变过程、严重程度、影响因素等基本要素。
现病史要突出鉴别诊断线索,包括:症状的具体特征(如疼痛性质、放射范围)、伴随的全身症状(发热、消瘦等)、已做的检查和治疗反应。记录用药史时要具体到药物名称、剂量和疗程。
既往史需系统回顾各系统疾病,特别注意手术史、输血史和传染病史。过敏史要区分真实过敏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。家族史重点询问直系亲属的遗传性疾病和类似疾病。
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相结合的方式。初期用"请详细说说您的不适"等开放式问题,后期用"疼痛是否向右肩放射"等封闭式问题确认细节。
注意非语言沟通,保持适当眼神接触,适时点头回应。对患者陈述的关键信息进行复述确认。遇到情绪激动患者,先处理情绪再继续问诊。
执业医师考试病史采集的高分关键在于"系统框架+重点突出+有效沟通"。掌握标准化问诊模板,培养临床思维习惯,通过模拟训练提升应变能力。在有限时间内既保证全面性又不失重点,才能展现优秀的临床基本功。平时训练时要特别注意时间分配,前2分钟建立信任,中间5分钟重点突破,最后3分钟查漏补缺。关注诺石医考,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