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病史采集如何不丢分?

诺石医考
2025-07-21

病史采集是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核心环节,也是考生容易因细节疏忽而丢分的部分。想要在这一模块稳拿高分,必须掌握系统化的问诊流程、规范的沟通技巧以及关键信息的精准捕捉。诺石将从结构化问诊、医患沟通和重点信息核查三方面,帮助考生全面提升病史采集能力。  


采用结构化问诊框架,确保全面无遗漏  


病史采集最忌思路混乱,考生应按照标准流程逐步推进。推荐使用“OLDCARTS”或“SOCRATES”等结构化问诊模型:  

起病情况(Onset):明确症状开始时间、诱因及起病形式(急性/慢性)。  

症状特征(Characteristics):包括性质、程度、部位及放射范围。  

伴随症状(Associated symptoms):询问是否有发热、呕吐等相关表现。  

病情演变(Progression):记录症状加重或缓解的趋势。  

通过固定框架,可避免遗漏核心要素,同时体现临床思维的严谨性。  


强化医患沟通技巧,提升信息真实性  


考生常因语言生硬或提问方式不当导致患者隐瞒信息。需注意以下要点:  

开放式提问:如“您能详细描述一下胸痛的感觉吗?”,避免引导性提问。  

共情表达:适时回应“我理解您的不适”,建立信任感。  

澄清确认:对模糊表述(如“经常头晕”)追问具体频率和持续时间。  

良好的沟通不仅能获取更准确的病史,还能在考试中展现人文关怀素养。  

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病史采集如何不丢分?



重点核查易忽略信息,规避常见扣分点  


以下细节常被考生忽视,需特别关注:  

既往史和用药史:包括过敏史、慢性病用药(如降压药)及近期药物调整。  

个人史和社会史:吸烟、饮酒量需具体到“包/年”“克/天”,职业暴露也不容忽视。  

家族史:直系亲属是否有遗传病或类似疾病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)。  

考试中可默念“PQRST”(诱因、性质、放射、程度、时间)等口诀辅助记忆。  

病史采集的高分关键在于系统化流程、有效沟通和细节把控。考生需将结构化问诊转化为本能反应,同时兼顾人文关怀与临床敏锐度。通过反复模拟训练和重点强化,必能在考试中展现专业水准,确保病史采集环节零失误。关注诺石医考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