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的命名原则是什么?

诺石医考
2025-08-26

肿瘤命名原则是医考病理学部分的核心考点,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病例分析题的得分。根据医学教育标准及考试大纲,肿瘤命名遵循组织来源、良恶性及形态特征三大维度,形成系统化规则。诺石医考将从基本原则、特殊规则、临床意义三个维度解析命名方法,为考生提供备考框架。


基本命名原则:组织来源与良恶性


肿瘤命名首先区分良恶性,并明确组织来源:

1.良性肿瘤:在组织名称后加“瘤”字,如腺瘤、脂肪瘤。若形态特殊,可结合形态命名,如皮肤乳头状瘤、卵巢浆液性囊腺瘤。

2.恶性肿瘤:

上皮组织来源:命名为“癌”,如鳞状细胞癌、腺癌。

间叶组织来源:命名为“肉瘤”,如纤维肉瘤、骨肉瘤。


特殊命名规则:形态与来源的多样性


部分肿瘤因形态、来源或历史习惯采用特殊命名:

1.母细胞瘤:既包含良性(骨母细胞瘤)也包含恶性(神经母细胞瘤),需通过组织来源判断性质。

2.以人名命名:如尤文肉瘤、霍奇金淋巴瘤,此类名称通常对应特定恶性肿瘤。

3.含“病”或“瘤”的恶性肿瘤:如白血病、精原细胞瘤,需注意“瘤”字在此处不代表良性。

多胚层肿瘤:畸胎瘤根据分化程度分为良性(成熟型)和恶性(未成熟型)。

肿瘤的命名原则是什么?



临床意义与备考策略


掌握肿瘤命名原则对医考至关重要,考生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升能力:

1.对比记忆:制作表格区分癌与肉瘤,如癌多经淋巴道转移,肉瘤多经血道转移。

2.真题训练:通过历年医考真题中命名原则的辨析题,总结高频考点如“母细胞瘤的良恶性判断”。

3.口诀辅助:将基本原则总结为“良性加瘤恶性加癌肉瘤,特殊命名看形态来源和人名”。

肿瘤命名原则是医考病理学的基础能力,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病例分析题的得分。考生需通过理解基本原则、掌握特殊规则、强化真题训练三步走策略,构建系统化解题框架。建议从备考初期即启动专题梳理,结合每日复习计划强化记忆,在考试中展现扎实的病理素养与逻辑分析能力。

分享